講座時間:2024年5月14日(周二):9:00-10:30
講座地點:造紙樓220
講座題目:通過光/生物/電混合催化系統(tǒng)實現(xiàn)生物質高值化利用
報告人:胡勁光
報告簡介:到本世紀中葉,為了避免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的惡劣情況,社會將不得不依賴可持續(xù)和可再生資源,而非石化能源。生物質是若干減緩氣候變化戰(zhàn)略提議的關鍵組成部分,未來能源和材料體系將大量利用生物質。本研究的總體目標是利用生物質、光/生物催化劑和細胞工廠,通過仿生技術,為能源、環(huán)境和生物醫(yī)學領域設計和制造可再生和可持續(xù)的生物產品和系統(tǒng)。本次報告,將圍繞團隊在太陽能驅動的生物質光精煉用于綠色能源載體,如H2和高值化生物質產品的聯(lián)合生產方面的取得的系列成果,以及團隊近期利用生物光/電混合催化系統(tǒng)進行生物質高值化利用的最新進展進行分享。此外,還將介紹利用碳水化合物結合模塊(CBM)實現(xiàn)納米纖維素與基因工程蛋白組裝的創(chuàng)新策略。
報告人:胡勁光博士,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Schulich工學院化工系副教授。目前擔任UCalgary的“生物質和生物煉制研究實驗室”負責人。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質高值化利用,可持續(xù)能源,生物仿生材料/系統(tǒng),以及蛋白質工程在能源,環(huán)境和生物醫(yī)學領域的應用。目前以通訊或第一作者身份在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,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, Angewandte Chemie, Chem Catalysis, ACS Catalysis,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,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, Applied Catalyst B. Environment等頂級期刊發(fā)表論文250余篇。現(xiàn)任加拿大生物質能網(wǎng)絡外部顧問委員會成員,“中加生物能源聯(lián)合中心”成員,灰熊研究院(GBIC)特聘研究員。曾獲得“CSChE創(chuàng)新獎”,“Schulich研究卓越獎”,“S.C. Trindade獎”,并長期參與國際能源(IEA)生物能源部門相關活動,F(xiàn)任Chemical Synthesis,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,F(xiàn)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& Engineering,Resource Chemicals and Materials期刊青年編委。
文字/呂艷娜 圖片/無
編輯/宮竹云
審核/宮竹云、王大鷙、遲青山
編輯/宮竹云
審核/宮竹云、王大鷙、遲青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