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6日至17日,為保障我校國際學術互認課程項目(ISEC項目)順利實施,按照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相關通知要求,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在繼續(xù)教育學院組織了我校ISEC項目師資校內(nèi)崗前預培訓,副校長安慶大親臨培訓現(xiàn)場并講話。來自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、管理學院、基礎教學部、馬克思主義學院、南安普頓國際學院、工創(chuàng)中心的26名教師參加了培訓。
副校長安慶大講話
副校長安慶大在講話中提到,我校申報工商管理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(yè)ISEC項目,得到了教育部基金委和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,在學校相關部門和學院的共同努力和積極配合下,項目終于在今年落地并將開始招生。他指出,ISEC項目的實施,對促進我校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國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,希望參訓教師通過此次預培訓,能夠全面了解ISEC項目的教學特點,做好參加教育部基金委正式培訓的準備,為更新教育理念,轉(zhuǎn)變教學思維,高質(zhì)高量完成我校ISEC項目的教學任務作好思維觀念和相關技能的準備。
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陳宇解讀ISEC項目教師發(fā)展專項支持政策
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陳宇從項目簡介、教學特點、培養(yǎng)模式、人才培養(yǎng)特色、舉辦目的和意義等方面對ISEC項目進行了詳細說明,重點解讀了我校ISEC項目教師發(fā)展專項支持政策。
南安普頓國際學院副院長焦麗娟作教學經(jīng)驗分享
南安普頓國際學院副院長焦麗娟,結(jié)合自身教學經(jīng)驗,圍繞ISEC項目明辨性思維教學理念嵌入、基于教學成果的教學設計、教學方法甄選、形成性評價實施以及國際化教學環(huán)境設計等多個方面與參訓教師進行了分享交流,并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學示范。
參訓教師分組討論
培訓過程中,參訓教師還就閱讀英國教育理論家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!督逃哪康摹芬粫、觀看美國哲學家喬姆斯基“教育應該培養(yǎng)什么樣的人”視頻,進行了分組討論。教師們聯(lián)系自身教學實際,感悟教育的目的,思考如何將明辨性思維在貫穿于教育教學之中,并以小組為單位分享了討論的結(jié)果和感受。
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項目師資校內(nèi)崗前預培訓
參訓教師通過參加此次預培訓,明確了我校實施ISEC項目的初衷,初步認識了ISEC項目的內(nèi)涵,對ISEC項目教學思維、教學方法、教學特點,以及我校相關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,為參加留學基金委ISEC項目師資崗前正式培訓做好了準備。
文/劉曄、龐艷松 圖/宋明軍 審稿人/龐艷松、陳宇